谈论非遗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发表时间:2017-06-16 14:30 来源:成都日报 责任编辑:锦江区文明办

荟萃非遗精华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正在盛大举行。经过多年的持续推动,非遗已焕发出生机,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当代人的生活。当年的一个陌生概念,如今已变成了街谈巷议的“热词”。当竞相谈论非遗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呢?我们谈论的不仅是非遗珍稀的技艺、精美的作品,还有它体现出来的精神价值。


非遗项目虽然都历经沧桑,但创造精神始终是它们闪亮的底色。古蜀先民筚路蓝缕,栽桑养蚕,渐渐地,创造出了饮誉世界的“天下母锦”——蜀锦。清末民初,川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创造出了生动反映川人生活和性格的川剧艺术。每个非遗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的独特性就是创造性,而且非遗项目一经创造出来,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一直在动态地发展中。在传承的基础上,它们不断地被再创造。创造精神赋予非遗顽强的生命力,让非遗世代相传,流传至今。因此,非遗传承人既是传承者,也是创造者。可以说,创造力,是非遗的精神基因。承续这种基因,激发创造活力,是非遗保护的核心价值之一。


李宇春的《蜀绣》里有一句歌词:“绕指柔破锦千万针”。“绕指柔”,是功力,也是情感和生命的投入;“千万针”,是一丝不苟的责任感,是甘于寂寞的坚守。一件成功的蜀绣作品,需要经年累月的潜心创作,是孜孜追求完美的心血结晶。


创造精神和工匠精神,是非遗重要的精神价值。这种价值历经岁月的洗礼毫不褪色,在时光的烛照下还愈发熠熠生辉,成为涵养当下文化创造的源泉之一。成都非遗资源丰厚,历史源远流长,永久落户的国际非遗节也已蜚声中外,弘扬非遗的精神价值得天独厚。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是历史赋予成都的神圣使命,更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从成都非遗的精神价值中汲取养料,将助益于成都的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优秀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天府文化的时代风采,彰显成都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成都日报 作者: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