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为此,须尽快补齐短板,夯实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实现广大民众“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提供更坚实可靠的制度保障。(11月21日《经济日报》)
尊老敬老,这是民族之传统、社会之美德。五千多年来,自从中华文明诞生起,我们就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尊老体系和理念理论。从对老者的尊称和避讳到重阳节的设置,再到各种“孝道”礼仪的出台,我们这个民族最看重尊老之美德。
在时代大变迁的潮流中,有些老人感到不太适应。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一些青年从乡村聚拢到城市,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远离父母子女,甚至有些人在异乡成家立业,很多父母变成了故乡守望者,只剩下白发苍苍的孤独。另外,数字化浪潮下,一些老人在数字产品面前显得手足无措,新发明变成了他们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资源。有人错误地认为,老是负担是累赘,这否定了他们过去的付出,也看不到他们身上蕴藏的智慧。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社会,老年人都曾经付出过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把自己所有的青春都浇筑在热爱的土壤里,我们正是踩着他们的肩膀才实现了文明的突飞猛进。而且,“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厚重的年轮里有独特的智慧,他们深陷的眼窝中有看透人心的深邃,老人是财富,其丰富的人生阅历足以让我们从中获得成长。
历史的车轮滚滚,不要让人老年人掉队,我们需要多些包容和帮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目标。完成这一目标并不难,关键在行动。一方面,老人的需求并不多,相对于物质层面,他们需要更多精神陪伴,比如带上儿女常回家看看,比如通过视频、电话等形式多听他们唠叨唠叨,以减轻其思念引起的孤独感;另一方面,我们能主动作为的方面也很多,比如马路上的搀扶、地铁上的让座、挡路时的耐心、数字产品里的关怀等。
最终,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而在一日千里高速奔腾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与时代脱轨。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让美德延续,让老有所依,爱的阳光才会洒满生命的旅途!(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