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党建引领“改”出美好生活 老院新颜“道”出治理新路

发表时间:2022-04-26 17:24 来源:文明锦江 责任编辑:行晓艺

老旧居民楼穿上了“新衣”,花园开启赏心悦目的“美颜”模式,院落里还建起了休闲凉亭……在锦江区,一个个老旧小区(院落)实现了令人惊艳的“逆生长”,让居民幸福感不断攀升。成都,是一座超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作为成都主城区之一,锦江区现有居民小区1192个,其中老旧院落751个。

“城市越大,越需要精细治理。只有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用强大的组织力量、组织资源才能将庞大的治理要素统揽起来。”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健全建强适应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组织体系和动员体系,锦江区自2020年开始谋划实施,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先手棋,组织部、社治委、公园城市局等职能部门联动,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共计投入资金1.4亿元,实施改造老旧小区79个,惠及居民1万余户,扎实推进老旧小区(院落)党建“四有一化”建设,着力提升老旧小区(院落)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高质量建设“品位锦江·幸福城区”夯实基层基础。

党旗插一线

拧紧小区改造“一股绳”

阳光和煦,春风拂面。从车水马龙的下沙河铺街拐入静沙北路上的五福苑小区,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居民楼粉饰一新,大门变宽了,小区装上了监控。再往里走,浇花的大姐、遛狗的大爷、晒太阳的太婆、拉家常的主妇,处处弥漫着安静闲适的生活气息。

五福苑小区位于马家沟1号,这是一处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居民小区。“一开始,对于改什么、怎么改这些问题,我们也是一筹莫展。”沙河社区党委副书记刘颖坦言,五福苑小区建成时间较早,设施环境老旧,但由于所处地段较优,居民存在“愿拆不愿改”的想法。

“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多方合力,依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来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这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思路。”刘颖说,将党组织体系向居民小区纵向延伸,在街道和社区的指导下,成立五福苑小区党支部,下设9个楼栋党小组,设立“党员中心户”8户,发动小区党员加入到小区改造行列中来。

改造过程中,小区党支部、党小组全流程参与。“改不改,群众说了算;改哪里,群众拿主意;改得怎么样,群众来评价。”针对小区改造项目设计规划、资源统筹调度、改造细节完善等,共收集意见200余条,组织22名党员包楼入户开展小区改造政策讲解、意见收集和思想疏导,及时掌握梳理居民诉求、调解矛盾问题、回应居民关切。

针对居民反映最强烈的“一到用水高峰就会出现水压不稳的情况,老化的供水管频频出现爆管”情况,小区首先进行了自来水户表改造。“通过解决‘用水难’问题,小区居民看见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效果,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或出谋划策,或监督监管。”刘颖说。

党建引领、多方合力之下,五福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展愈加顺利,已于今年春节前夕全面完工。曾经破旧的停车棚“摇身一变”成为院落亲子互动、日间照料、共享食堂等公共空间;曾经杂乱的休闲广场也蜕变成花红叶绿、可静可动的院落“小景观”……看着眼前“脱胎换骨”的变化,居民李翠英由衷地为锦江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竖起了大拇指,“我们的院子越来越美了!一点看不出是老旧小区,改得非常满意。”

“党旗插一线,支部建在前,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有人牵头、多方参与。”这是锦江区在五福苑小区改造中探索出的宝贵经验,也成为全面铺开老旧小区改造的“金钥匙”。为扩大老旧小区(院落)的党组织覆盖,充分发挥其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锦江区充分坚持“小区改造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构建起“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五级贯通的组织体系,让基层治理网络形成“一盘棋”。目前,全区已建立699个小区(院落)党支部,实现全区所有小区(院落)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

党员冲在前

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东湖街道北顺西巷6号院,路面平整干净,院落树木葱郁,不时有居民从老楼透明敞亮的新装电梯里进出……望着眼前和谐融洽的画面,很难想象,两年多以前,为了“装不装电梯、费用怎么摊”的问题,小区居民吵翻了天。

“小区一共3栋7个单元98户,低楼层住户说安装电梯会挡住光线;也有人认为,安装电梯会有噪音,还会挤压单元门出入的空间……小区里就这些问题争论不休。”回忆起居民对小区加装电梯意见不一的尴尬局面,北顺西巷6号院党支部书记王遐申感慨颇深。

变化,从2020年1月开始。在社区党总支的召集下,小区7名党员代表和退休老干部主动亮身份、当参谋、作表率,成立“院落规划师”小区自治组织,上门开展工作。

上门做政策宣讲并不顺畅,遇到的最大阻力和矛盾就是高低楼层的费用分摊问题。常常是党员干部、工作人员刚表明来意就遭到了拒绝。

今年70多岁的王遐申是一名退休干部、老党员,在邻里中很有威望,也参与到劝说中来。“你看看咱们小区60%以上都是老年人,年纪越大上下楼越吃力,安装电梯,是大家一起受益。”王遐申前前后后跑了几十次,对楼里的居民讲利害、提方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做通了思想工作。小区有2个单元率先达成共识:按照楼层高低,合理分摊费用,并落实后续10年维护事宜。

按照通过的方案,2020年8月,2栋1、2单元楼率先完成电梯加装。王遐申回忆说,“电梯投运后,其他楼栋的居民纷纷前来参观,紧跟着3栋1、2单元也加入了第二批加装电梯序列,然后是1栋2、3单元楼,最后一批1栋1单元也于今年完成电梯加装。”“自从我们小区加装了电梯,下楼散步、买菜可方便了!”在小区住了10多年的陈大爷尝到了出行便利的甜头,笑得合不拢嘴。

“老党员热心、群众基础好,做思想工作也有方法,是参与我们老旧小区改造和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锦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适应超大城市治理需要,健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必须大力锻造全面过硬的基层党员队伍,立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争当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组织覆盖“战斗员”、为民办事“服务员”。自2020年以来,锦江区探索推进老旧小区(院落)治理党员先锋队先锋岗制度,吸引8000余名党员、群众骨干参与到加装电梯、小区党群服务室建设、议事规则制定等小区共建共治工作之中,计划到今年8月底,所有老旧小区(院落)将实现党员先锋队先锋岗全覆盖。

机制为保障

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改造只是第一步,改造后如何进行长效管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才是长久之计。

“小”管理关系着“大”民生。星桥街112号院是3年前完成改造的老旧院落,在后续管理方面,该小区率先做出探索——实施“112+N”院落治理模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体制。

“党支部引领发力、党员带头示范、居民‘唱主角’,这是关键。”112号院落党支部王云华认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需要依靠居民自治,通过组建自治组织、筹建业委会(院委会),发动党员进入自组织,再由自组织覆盖楼栋模式,引领居民自己成为小区管理的主体,完善小区(院落)自治的机制,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有了机制的保障,112号院落居民自治开始步入正轨。

“首先,我们建立了院落信息收集员队伍,及时发现居民中的矛盾隐患。对日常矛盾,由院落支部牵头,党小组长、楼栋长、院委会等积极协调;对比较激烈的矛盾,请社区民警、当事人亲属、单位领导等共同做工作;对较为复杂的矛盾,报给社区党委后,搭建沟通平台共同协商解决。我们还有调解员开展定期回访,防止矛盾反复。”王云华介绍说,形成这样一套机制后,这几年院落的矛盾基本上都能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112号院探索的“矛盾化解法”,被区委组织部吸纳列入了《锦江区小区党支部工作十法》。“工作十法”还包括党员组织法、民情察访法、承诺践诺法、议事协商法、工作协调法、示范引领法、区域共建法、品牌培育法、真情暖心法等,已经成为锦江区破解小区治理“老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难题的重要“工作宝典”。

建立治理长效机制,打造党群服务阵地,再引入专业化的服务力量——成都市锦江区快乐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链接优质社会公共教育和文化资源,成立由辖区和域外20余家商家组成的“商家服务联盟”和12支党员服务队。依托112号院落党群服务站这个活动阵地,开展诗歌、礼仪、游戏、养生、饮食、活字印刷、非遗传承等参与式体验活动,使党群服务站成为居民群众共同的“家”。

“党政主导引领、社会参与共建、居民自治共治”  这是锦江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的成功经验,据了解,在2022-2025年还将有17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深入推进,将惠及3.5万户小区居民。幸福美好生活图景,正在锦江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