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依托城市文化生活美学 用网红打卡地激发文旅消费

发表时间:2020-07-17 11:37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

在最新发布的“2020网红城市百强榜”上,除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包揽前四,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也进入10强。流量经济的崛起,短视频助力成都、武汉、重庆、西安等首批网红城市诞生,引爆了当地的文旅产业。可以预见,火爆的人气背后,网红打卡地将逐步完成流量经济变成增量经济,赋予城市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真正的城市竞争力。昨(16)日,业内专家接受记者采访,为成都网红打卡地支招,期待成都网红打卡地成为永不落幕的文旅盛宴。

  “种草文化”下的聚集效应

  激发城市文旅消费激情

  “网红打卡地”是伴随着新媒体发展衍生出的人气热词,人们特别是年轻群体在网络上对喜爱的东西进行推荐,网络语言称之为“种草”。“种草”文化的流行,为城市文旅营销解锁了“网红打卡”的新方式。

  此次“2020网红城市百强榜”榜单主要依据网络热度指数、直播指数、潮生活指数、产业发展指数、印象指数五大指标,衡量城市“网红程度”。业内专家指出,长期而言,做网红城市和追求城市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经济实力一直是城市最强的竞争力,而“网红效应”对经济的拉动不容小觑。

  “网红打卡地”对于城市有何意义?成都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陈颖博士有着自己的理解。“网红打卡地对于城市来讲,是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他说,近几年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如何把单一景区以外,特别是整个城市打造成为一种旅游产品,是现在国内很多城市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红打卡地的出现,让这个难题迎刃而解。

  “街头巷尾、桥梁建筑……城市里的文化被具象化,城市里的元素都有可能成为一种旅游产品。”他告诉记者,“网红打卡地”增加了这个城市的吸引力、知名度和美誉度。流量在短时间内聚集,形成一种聚集效应,对城市的发展起到聚合作用。这些聚集效应,必然会激发消费者对于城市文旅消费的潜力和激情。

  资深电视评论员魏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红城市打卡现象本身是对城市吸引力、品牌影响力的承认,从正面来说,可以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增加品牌的效力,带来旅游、文化等收入。从长远角度看,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甚至外地资金的投入。

  打卡地与城市历史底蕴融合

  游客进入可感知可消费的新场景

  一首《成都》令不少追求“文艺范”的年轻人对成都玉林路的小酒馆趋之若鹜;奎星楼街优雅咖啡与接地气的串串香混搭组合,透出成都包容的气质;西岭雪山里的彩虹滑道,江滩公园里的无边际泳池,这些熟悉景点也有新玩法……一个个“网红打卡地”让成都的生活美学更加立体丰满。与传统的旅游景区相比,“网红打卡地”是一种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路。游客可以在城市里面的任何一条街,任何一个咖啡馆,任何一个餐馆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气质。

  成都旅游达人晶小猫告诉记者,“网红打卡地”打破了以前传统的旅游方式,把景区观光旅游逐渐叠加成为都市体验旅游,这种慢旅游形式让成都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气质更加凸显。她说,成都城市的生活美学在网红打卡地与城市历史底蕴之间产生了化学反应,吸引到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纷至沓来,一同融入到这场可感知、可阅读、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的创意新体验场景里。

  陈颖认为,成都的“网红打卡地”充分挖掘了城市的内涵和生活美学状态,成都休闲宽容和豁达的态度最吸引外地人。成都的打卡地还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比如,随着成都近几年城市的发展,“一山连两翼”打破了龙泉山地形阻碍,让原本的城市边缘,变为了城市“网红打卡地”。“城市之眼”打卡地就是整个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产物。

  从“打卡”到流量消费

  打造永不落幕的文旅盛宴

  去年6月,浸没式先锋戏剧《成都偷心》在成都东湖旁的域上和美先锋剧场举行首演,迅速跻身成都新晋网红,尤其在年轻群体中,流行趋势不断上升,演出门票场场秒光,观众创下6个月连刷33次的纪录。不仅本地市民追捧,专程从北京等地“打飞的”来成都看剧的粉丝也大有人在。

  《成都偷心》并不是特例,越来越多的成都网红打卡地正在逐步实现从“打卡”到真实流量消费的跨越。这些爆款正在迅速地开展行之有效的流量转化手段,形成“二消”、回头客消费。陈颖指出,城市应该利用网红打卡地来打造永不落幕的文旅盛宴。如何进一步利用网红打卡地,他支招道,城市一定要依托于自身的文化、生活美学和居民的生活方式、态度来打造网红打卡地。这样的网红打卡地才有生命力。网红打卡地还应该与农商文旅体城市各个产业融合发展。“今后的城市网红打卡地一定不会仅局限于一个购物街区、某一个餐馆或者某一个桥梁,而是合成的,与整个产业发展进行结合的。”

  据悉,为了研究网红经济,推动网红经济为城市发展助力,成都市相继成立了成都旅游研究院、成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为成都网红打卡地进行顶层设计,为网红经济“充电”。(来源 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