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 今起免费向市民开放

发表时间:2016-12-27 10:51 来源:成都晚报 责任编辑:锦江区文明办

昨晚,在成都博物馆一楼大厅,伴随着成都民族乐团演奏的《丝绸之路》,跨年巨献 “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正式拉开帷幕。本次特展今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这一国内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将持续到2017年4月10日。

  精心准备

  70名讲解员将先后来蓉 为成都人讲述敦煌故事

  “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也是敦煌艺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外展,设置了“敦煌石窟艺术”“敦煌石窟壁画”两个展厅专门介绍敦煌艺术和文化,观众可以参观藏经洞等8个复制敦煌洞窟,以及10件敦煌遗书真迹,还有常书鸿、段文杰等名家亲手临摹的敦煌壁画。整个展览期间,敦煌将陆续派出70名讲解员专程来蓉,为成都市民提供免费讲解。

  前日,首批19名来自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型讲解员已经抵达成都博物馆,开始就此次敦煌艺术大展的讲解内容进行探讨。在从今日开始,到明年4月10日结束的整个展览期间,每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每个整点都会有敦煌讲解员为成都市民进行讲解,讲解起点为一楼“敦煌石窟艺术”展厅,如果遇到大客流,还将增加讲解场次。

  昨日,来自敦煌研究院榆林窟的资深讲解员王燕为成都媒体做了首场讲解,大家跟随她进入一楼“敦煌石窟艺术”展厅。展厅正中,为以4/5比例复制的莫高窟第158窟,该窟是莫高窟著名的涅槃窟之一,为吐蕃统治时期所凿,涅槃像原像身长15.80米,王燕告诉记者们,这是释迦牟尼80岁的涅槃像。

  记者跟随王燕走进张大千最喜欢临摹的中唐榆林25窟,该窟的一面壁上绘着弥勒佛的未来世界,另一面壁上绘着众菩萨听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极乐世界。王燕告诉记者,在佛经中,弥勒佛的未来世界中,人能活到8万4千岁,女孩500岁才嫁人。在这幅壁画上,就反映了唐朝的婚嫁习俗和丧葬习俗,以及唐朝的农耕生活。

  在这幅壁画的右边,百子帐内,一对年轻夫妇正在举行婚礼,新婚夫妇身着吐蕃服装,家中男性长辈身着汉服,女性长辈身着大翻领的吐蕃服装,而三名女宾客都身着汉服。在行礼时,新郎跪下行礼,新娘却站着,据说这是因为唐朝武则天称帝,女尊男卑。在这幅壁画的左边,一位白须冉冉的老者寿数已到,走进自己的坟墓,准备告别人世,他的亲人身着素服,依依不舍地拉着他的手抹眼泪,他的孙辈向他叩别,而人群中另一位白须老者掰着指头,似乎正在计算自己所剩余的时间。

  在这幅画的右上侧,有农耕生活的图画,第一幅画上,夫妻俩正在插秧,然后稻穗丰茂;第二幅画上,丈夫在扬谷,妻子在打扫晒场,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这幅壁画上,还留下了吐蕃的文字。

  一楼临展厅中的7个敦煌洞窟,开凿时间从西魏、盛唐到西夏、元代,几乎可以代表敦煌石窟各个时期的风格流变。参观完榆林25窟,王燕带着记者们来到负一楼“敦煌石窟壁画”展厅,她领着大家来到著名的莫高窟172窟建筑画前,这幅壁画是由不同的视点绘制的,远处的楼阁,是按照近大远小的比例绘制的,王燕将手电光射到壁画的左上方,大家看到透过建筑的栏杆,远方的山脉都清晰可见,带给人幽远的感觉。而近处的景物则是以画面正中佛的俯视的眼光来绘制的,楼台呈现倒梯形。

  接着王燕又带领大家走到榆林第2窟水月观音像前,这幅壁画是张大千曾经临摹过的。在这幅壁画上,观音菩萨以自在的姿态静坐凝思,而画面上的飞鸟、流水却是动的,动静结合,观音像背后的山石一望而知是江南的太湖石,石上还有翠竹,明显受到了宋文化的影响,但这幅壁画是西夏时期所绘制,可见宋与西夏之间有很密切的文化交流。

  王燕还介绍了敦煌的藏经洞,在上个世纪,藏经洞里出土了5万余件中古时代的敦煌遗书,由于西方列强的劫掠,大部分流散于世界各地。此次带到成都的十件敦煌遗书真迹中,有一幅以吐蕃文字写成。

  走出“敦煌石窟壁画”展厅,王燕抬腕看表,刚好一个小时。

  榆林窟是敦煌的子石窟之一,距离莫高窟有2个小时的车程,至今仍无宾馆住宿,游客参观需当天返回,因路途不便,人迹罕至。王燕在榆林窟已经从事了16年的讲解工作,对榆林窟的壁画艺术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

  幕后故事

  “敦煌的女儿”守护敦煌53年 多名川人为保护敦煌作贡献

  昨日,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和她的丈夫、敦煌研究专家彭金章专程来到成都,出席特展开展仪式。

  彭金章告诉成都晚报记者,1963年,他和樊锦诗女士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他去了武汉大学任教,创办了武汉大学的考古专业,樊锦诗去了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说好只去三年,就到武汉大学和他会合,可是夫妻一分居就是23年,1986年彭金章为了成全妻子的事业,调到敦煌研究院进行石窟考古,与妻子一起守护敦煌。夫妻俩分工合作,樊锦诗负责莫高窟南壁的考古,彭金章则致力于莫高窟北壁的考古。南壁是对游客开放的丰富多彩的洞窟,北壁则是不对游客开放的古代僧侣的住处和葬所。

  守护敦煌30年,彭金章对守护敦煌的川籍人士非常了解,他告诉成都晚报记者,除了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段文杰,还有史苇湘、欧阳琳、李其琼、孙儒间、李永宁、刘玉权等一大批川籍人士为保护敦煌作出贡献。今天,成都市民在成都博物馆三楼的公共空间“四川人在敦煌”展区,可以看到多位川籍画家临摹的敦煌画作。

  2003年,樊锦诗提出了建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采用数字展示技术,将莫高窟内的敦煌艺术搬到莫高窟外面向游客展示。今年,敦煌石窟在深圳、北京进行了数字化展览,而敦煌一代代巨匠的艺术传承,则在本次成都博物馆的敦煌艺术大展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特别提醒:

  讲解时间:每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每个整点都会有敦煌讲解员为成都市民进行讲解。(来源: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