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感动中国2016十大人物”颁奖现场的梁益建,让中国乃至世界都认识了这位来自成都的“小医生”,他用妙手仁心,让上千位脊柱畸形患者挺直了脊梁。今天,功成名就的他依然保持着每天10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长,以及雷打不动的两小时太极练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治病救人永远是最头等的大事儿。”
梁益建,医学博士,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2017年2月8日,获“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
对话
每天两小时太极 五至七小时手术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感动中国颁奖礼上,病人做嘉宾,你是不是感到意外?
梁益建(以下简称梁):确实很意外,我提前了一段时间去参加颁奖典礼,因为要彩排、走台,但之前的环节里都没有病人颁奖这一项。直到我站在颁奖台上,主办方说有两位特殊颁奖嘉宾,当时我就想,是不是有病人来?最后果然是这样。
记:在颁奖台上看到病人和平时有什么区别?
梁:我和病人相处得非常融洽,我做完手术出院的病人,每年都会回来看我,看到他们我觉得很高兴、很亲切,大家像亲人一样。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我要请他们吃个饭。但在颁奖台上,这种情感上的冲击力被进一步放大了,所以当时我除了惊喜还非常激动。
记:您和病人相处得像亲人一样?
梁:是的,他们平时不怎么称呼我梁医生,而是叫“梁博”,很亲切,没什么距离感。
记:获奖后您肯定更加忙碌了。
梁:的确是的。有人问我是不是媒体这一块占了很多时间,其实还真不算,因为媒体朋友大多很配合,采访或做节目,都会尽量安排合适的时候,让我感觉更加忙碌的其实是病人多了。
我的病人主要是极重度脊柱畸形,这种病治疗起来难度很大,但如果任其发展,不仅生活上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还会有心衰、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最终会危及生命。很多病人之前以为没法治,放弃了,后来看到了节目,发现我们三医院可以治,就都来求治,因此病人数量呈现出巨大的增长。
为了满足病患的需求,医院每天加了20个号。以前我只是星期五上午看四五个病患,现在每天上午要看15-20个,下午还有5-10个,每天要看25个病人左右,另外还有一些日常工作需要处理,也会占用看诊的时间。
记:您每天休息时间很少,还要抽出两小时练太极拳?
梁:对,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我这个工作对体力要求非常高,不仅每天要坚持五到七个小时的手术,而且手术风险很大,需要保持良好的体能和精力。
太极拳是我个人锻炼和休息的一种方式,每天两小时,基本是雷打不动。太极拳是中国的文化瑰宝,炼体且修心,但确实不容易练好,练不好可能对膝关节等有所损伤,所以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
记:长期的忙碌还是对您身体有些影响。
梁:主要是嗓子不太好。2008年汶川大地震,连续有几天几夜手术、说话,嗓子上出了一些问题,做了一次手术,效果不太好。最近这段时间说话更多了,兜里随时都有润喉片。
这十年 证明我回国发展是正确决定
记:您现在的心态和出名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吗?
梁:以前没想过要出名,也没想过会出名,只想把自己的事做好。一个病人来求治,不管多难,只要他相信我,我就一定尽全力去医治他,帮助他。现在很多人认为我出名了,是不是应该更加珍惜羽毛,会不会怕出问题砸了名声。我没觉得有什么变化,至少心里没变化,我还是一个医生,头等大事就是治病救人。有病人来三医院找我看病,下班晚一些没关系,我要给他看完才能走。这是最基本的职责,不会变也不能变。
记:什么原因让你在医学上这样执着?
梁:当医生一直是我的理想。小时候,我家在重庆北碚一个煤矿上,那时路不好,工作安全条件和现在相比,差距很大,我父亲生了一场大病,治了很久也没有痊愈,住院时请了一些教授专家来会诊,他们来去匆匆,作用有限,这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医生,为解决病人看病难的问题尽一份力。我认定了这条路,一直走到了今天。
记:在美国留学期间您拒绝了留在国外的机会?
梁:是的,2005年我受邀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有很多机会可以留下来,有医院也有医疗研究机构,我都拒绝了。我心里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受中国文化熏陶,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认同感。另一方面,我大学期间拿的是双甲助学金,是国家将我培养出来,国家对我有着强烈的向心力。
记:一点犹豫也没有?
梁:从来没有。我经常和朋友开玩笑说,就是用手铐把我铐在那里,我也要想办法把手铐弄开逃回来。大家可以看一看,全世界没有一个政党,一个政府可以像中国这样伟大,改革开放30年,整个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虽然可能还有一些问题,但成就是无人能及的。我2007年回国至今有10年了,我有自己的事业,也有了很多荣誉,生活安定美好,这些再次证明我回国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医疗“禁区”八年探索 让千余人挺直脊梁
记:您专攻的医学领域之前被称为医疗“禁区”?
梁:确实有这样一个说法。极重度脊柱畸形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胸口畸形,从而导致肺发育不好。到了一定年龄,一般30岁左右就会出现呼吸障碍,到40岁左右,存活下去就比较艰难。治疗这类病人,最大的禁区是无法麻醉,因为要插管,一插管这个病人可能就醒不过来,或者呼吸机就拆不掉,肺功能差嘛。
从2008年开始我们专攻这个领域,在这条路上一直很小心地往前走。通过8年左右的时间,我现在可以很自豪地跟朋友们和领导汇报:在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这个领域,我们基本上克服了现有的困难,虽然还有一些困难没有完全解决,但绝大多数都可以解决和矫正。
记:通过矫正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梁:现在有一个标准,叫“三平一正一改变”,即可以做到肩平(没有高低肩)、背平(没有驼背)和胯平(走路无长短腿),身体和血气是正常的,而改变是指呼吸功能有明显改变。不管多重的病人,我们基本上都能达到这个标准。
对病人三个要求 孝顺、互助、回报社会
记:听说您对病人有要求?
梁:我对他们有三个要求,第一,手术成功后,至少要孝敬父母;第二,能够关心其他残疾人;第三,如果你事业上有所成就,或者在精力、体力上条件许可,你要去帮助其他残疾人。简单说,就是孝顺、互助和回报社会。
其实身体上的病症只是治疗的一个方面,治病也要治心病,如果身体治好了,心态不好,心理不健康,对社会也没有帮助。我希望病人从身体到心理都能够恢复正常。
记:您的病人们确实也没让您失望。
梁:对,他们都是些非常可爱的人。有一位病人姓邢,今天也在现场。我的病人有些特殊,治疗时常常涉及基金的申请,这些申请程序比较复杂,新的病人往往不知道从哪着手,这位邢先生和其他病人一起,充当了义务员的角色,带着他们照片、做检查,帮他们咨询。
我那个病区有很多这样可爱的病人,在他们的关怀和热心下,很多不开朗的人来了后,会慢慢变得开朗,病区很多“天线宝宝”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基本上看不到愁眉苦脸的。
记: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烦心事,您怎么处理?
梁:人生总有烦心事,你把它当成个大事,它真的就是一个事儿,如果不把它当成事,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就没事儿了。
很多人问我,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该怎么办?我举个例子,有一位姓唐的女病人,今天也在现场。她刚来医院时,在过道上加了一张床,每天必须吸氧,不能动,多痛苦啊,但慢慢地,困难不就克服过来了吗?
记:面对一些病人的不理解甚至刁难,您没怕过?
梁:我是没怕过,人心都可以用心去称量,如果你用真心对待病人,他们知道你是真正为他好,也会将心比心对你好,遇到矛盾,沟通交流就可以解决。只要遵守医疗道德,遵守医疗制度,真正爱病人,有什么可怕的呢?如果真的遇人不淑,那也不用怕,就把这当成人生的一次经历、一次考验,正确处理就好了。国家有法律法规,没必要怕什么。
记:对于颁奖词中的“妙手仁心”,你怎样理解?
梁:妙手是一个医者的技艺,仁心是一个医者的品德,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心术不正,做人方向不对,丧失了仁爱之心,那你永远走不到人生的高峰。
手记
“自谦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这是今年2月28日,“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央视为梁益建书写的颁奖词。短短十几分钟的短片介绍,让中国乃至世界都认识了这位来自成都的“小医生”,让我们对妙手仁心有了全新的定义。
妙手,对医生而言代表着医术精湛。梁益建从2008年成功进行第一例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术至今,已亲自主刀挽救了上千位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健康。妙手之称,当之无愧,而比妙手更可贵的,是一片赤诚的医者仁心。
极重度脊柱畸形多发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少人因幼时患病,疏于医治,慢慢发展至危及生命的程度。这些患者大多经济困难,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他们大多无力承担。梁益建不仅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还想方设法为他们募集资金,从向朋友开口求助,到茶馆募资,再到联系公益基金,梁益建为数百位病患解决了看病费用,让他们挺直了脊梁,有了精彩的人生。所以,病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梁博”。
这声“梁博”,我更愿意相信是“梁伯”,因为在病人心中,他就是长辈,就是亲人。
见到“梁伯”,是在讲座开始前的休息室里。我走进去时,他正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交谈。穿着朴素的他并不高大,但精气神十足,聊到太极拳时还起身现场示范了几式,有板有眼,颇为专业。原来,每天两个小时练太极拳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对他来说,练太极是比睡觉更好的休息和放松方式。
短暂的交流后,我随着梁益建走进了讲座现场,场下坐着两个特殊的听众群体——一个群体是两位病人以及陪同他们的医护人员,病人身上戴着矫形器材,被亲切地称为“天线宝宝”;另一个群体则是由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医疗方阵”,其中有他的助手、学生、同事……当然更多的是慕名而来的市民。
讲座以对话形式展开,近两小时的时间里,梁益建重复最多的词有两个,一个是“我们三医院”。不得不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梁益建的支持是巨大的,不仅为他配备了精良的医疗团队,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甚至因为病患的特殊性,还提供了特价病床,梁益建病患的床位费,现在最高的30元/天,最低的10元/天。
第二个词是“不怕”,这个“不怕”有多重含义,第一是不怕出了名后,会因为担心风险而不再手术,因为个人荣誉是次要的,“我是一个小医生,治病救人才是头等大事儿”。第二是不怕在治疗过程中有病患找麻烦,“人心都可以称量,你真心对他好,他能感受到。如果真的遇人不淑,那也不怕,国家有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就行。”
妙手仁心,胸怀坦荡,全场近20次的热烈掌声,为他“点赞”。(成都日报)
主办:成都市锦江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成都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