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是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最直接的参与方式之一。
近年来,锦江区坚持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目标,着力打造"全社会参与、成建制推进、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垃圾分类新模式,持续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和节能能力,低碳理念正悄然改变每个锦江人的生活。
科技赋能
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火锅、串串、麻辣烫……在美食云集的春熙路,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数不胜数。如何收运处置厨余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春熙路街道财富中心内的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理站给出了答案,在这里,厨余垃圾将完成神奇的"变身"。
走进这个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理站,工作人员正将从春熙路附近餐饮商家处收集的厨余垃圾倒入厨余垃圾生物降解设备中。
"首先,我们会对厨余垃圾进行一个粗分选,把塑料制品、大骨头等不能处理的物品筛选出来。"分选完毕,工作人员按下启动按钮,厨余垃圾便开启了"变身之旅"。
这些厨余垃圾在经过卸料分拣、破碎挤压脱水等5个流程后,将生成产物有机肥和生物柴油,实现废物再生利用。生物降解设备在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的同时,还会对渗滤液和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产生的废水废气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在处理垃圾时,我们还会加入高温复合微生物菌种,其高活性的蛋白酶在与厨余垃圾接触后会发生酶解作用,将厨余垃圾彻底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目前每天大约处理2吨厨余垃圾,减量率高达到95%以上。"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处理站还利用"物联网+智能硬件"技术,搭建厨余垃圾智慧检监管平台,推动厨余垃圾收运全流程监管,实现垃圾处理智慧化、科技化管理。
"我们在部分餐饮店设置了智能油水分离设备,链接厨余垃圾智慧化监管平台,每当商家将厨余垃圾倒入分离器进行处理时,平台就可以实时显示出商家的油脂回收量、固废总量等信息,形成电子台账,形成厨余垃圾可追溯闭环模式。"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进垃圾分类"四进"
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千家万户。除了运用智能化设施,锦江区还强化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真正走进大家的生活。
吃完午饭,家住牛市口街道怡心园小区的居民冯德荣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中的厨余垃圾单独运送至小区里的"蓝色小屋"。
"在这里,厨余垃圾中那些不起眼的菜叶、果皮等经过发酵的‘小魔术’,就能成为环保酵素。"冯德荣一边捣鼓着厨余垃圾,一边介绍。"这种酵素不仅可以替代一部分清洁用品,还可以改善土壤,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作为小区垃圾分类志愿小组中的一员,冯德荣除了积极参与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行动外,还会定期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
据了解,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发动党员代表、党员志愿者、居民骨干等20余人组成垃圾分类志愿小组,以楼栋为单位划分责任区,通过打造景观小景、厨余垃圾堆肥等方式引导居民将垃圾"变废为宝",让居民从垃圾分类的旁观者变为践行者和支持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都加入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真正做到了从源头上减量!"冯德荣说道。
锦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区还将以多样化的宣传,推动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持续提升垃圾分类社会参与度居民覆盖率,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